在愛滋器捐的風暴中,有A學員問到這個敏感的話題之後,格主也想暫時把焦點轉移至醫護人員。
因為之前有很多人,把矛頭指向講英文的檢驗師,及接聽電話未按SOP,執行覆誦及確認的協調師;但從衛生署長官昨天的發言,感覺部分責任也導向沒做Time Out(劃刀前靜止期)。
而A學員似乎對此有疑問。
他說從電視上報導的畫面,看到一群很敬業的醫護人員,以火速拼命將病人轉送至開刀房的樣子,以為分秒必爭的緊急手術,應該就可以省略不做Time Out吧?!
的確在多重器官移植當中,心臟移植必需打先鋒,因為從捐贈者摘出後只能保存4-6小時,所以成大的團隊從新竹搭乘最後一班高鐵,急急忙忙的衝回台南是事實,也很敬佩,但電視上的鏡頭可能是竹竿倒菜刀(台語)。
而A學員似乎對此有疑問。
他說從電視上報導的畫面,看到一群很敬業的醫護人員,以火速拼命將病人轉送至開刀房的樣子,以為分秒必爭的緊急手術,應該就可以省略不做Time Out吧?!
的確在多重器官移植當中,心臟移植必需打先鋒,因為從捐贈者摘出後只能保存4-6小時,所以成大的團隊從新竹搭乘最後一班高鐵,急急忙忙的衝回台南是事實,也很敬佩,但電視上的鏡頭可能是竹竿倒菜刀(台語)。
這位A學員還從媒體報導轉述,愛滋器捐病人已腦死,所以在台大醫院只有虛擬病歷,所以即使醫師在開刀房想看病人資料,或查詢檢驗報告也無從查起。
就因有這段不知所以然的故事,他真以為跨院的腦死病人沒病歷是理由,然後又是超緊急的狀態,再加上A學員本身所服務的醫院,為了配合上傳資料給醫策會的「手術安全把關專案」,而此專案規定:器官摘出手術、門診及局部麻醉案例統統除外,也就是說,不需做手術安全把關的動作(?)。
就因有這段不知所以然的故事,他真以為跨院的腦死病人沒病歷是理由,然後又是超緊急的狀態,再加上A學員本身所服務的醫院,為了配合上傳資料給醫策會的「手術安全把關專案」,而此專案規定:器官摘出手術、門診及局部麻醉案例統統除外,也就是說,不需做手術安全把關的動作(?)。
基於這些原因,A學員認為移植手術不用做Time Out。
但不知被誰嚴重誤導,格主深表同情!格主聽不懂他在講什麽羅生門的故事?
因為愛滋病人在南門醫院,是經急診住院的病人,只不過是已經腦死,與台大的虛擬病歷有何關係呢?
他的病歷就在南門醫院,關鍵的第一刀是在南門醫院發生,執刀的團隊並沒做Time Out是疑點。
即使有做,如是醫院都是依照醫策會建議的項目,為最高執行準則,也是不會發覺問題的;因為醫策會的「手術安全把關執行手冊」中,完全未提,也沒有把「重要的檢驗結果」當作是一個可選的把關項目。
換言之,醫策會只推廣所謂的"陽春型(Basic) Time Out"-通常指的是確認病人身份、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三項,也有人再加一項Position-"術中擺放病人的姿勢"後,稱之為Standard Time Out。
但不知被誰嚴重誤導,格主深表同情!格主聽不懂他在講什麽羅生門的故事?
因為愛滋病人在南門醫院,是經急診住院的病人,只不過是已經腦死,與台大的虛擬病歷有何關係呢?
他的病歷就在南門醫院,關鍵的第一刀是在南門醫院發生,執刀的團隊並沒做Time Out是疑點。
即使有做,如是醫院都是依照醫策會建議的項目,為最高執行準則,也是不會發覺問題的;因為醫策會的「手術安全把關執行手冊」中,完全未提,也沒有把「重要的檢驗結果」當作是一個可選的把關項目。
換言之,醫策會只推廣所謂的"陽春型(Basic) Time Out"-通常指的是確認病人身份、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三項,也有人再加一項Position-"術中擺放病人的姿勢"後,稱之為Standard Time Out。
而衛生署長官特別說出「重要的檢驗結果」後,感覺上像是"常識",但應該有人發現,這並非台灣現行的Checklist,也證明理想與現實不符,希望醫策會能修訂有缺點的政策。
比較精緻的Time Out,也是擴大定義的Time Out 叫做 Expanded Surgical Time Out。其實就是一種Team Briefing,可包括基本款的3項,外加:
*抗生素的給藥時間
*選擇器械/植入體是否備齊
*過敏史
*備血狀況
*IV access(管路有幾條)
*可能發生的合併症
*病人是否有其他疾病(Co-morbidities)
*低體温
*血糖
*乙型阻斷劑等SCIP重視的問題
以上各種Patient Information與Sign In要做的有些重複,其實就可歸納在Documents一個字。
格主在Blgo中已多次强調,把關項目不是只挑簡單好做的幾項,讓醫策會高與就好;而格主每年擔任中區病安訪查委員,也必定要求至受訪醫院的開刀房確認Time out的方式及流程,雖然初期也曾被某些醫院的高階主管質疑,以往的委員都只是看看有書面資料就過關,為什麼遇到格主就這麼麻煩,還需要實際操練一次?原因無他,只希望多藉由一次委員的提醒,醫院少一次的疏失!
自2004年美國JC嚴格要求的Universal Protocol,雖然大家主要記得3項(身分辨識、手術部位標記及Time Out),但Documents也是單獨一大項,一樣重要;所以此次案情可比喻是一連串的烏龍,部分原因就如同沒拿到登機證,就連續違規偷渡或硬闖進飛機。
*抗生素的給藥時間
*選擇器械/植入體是否備齊
*過敏史
*備血狀況
*IV access(管路有幾條)
*可能發生的合併症
*病人是否有其他疾病(Co-morbidities)
*低體温
*血糖
*乙型阻斷劑等SCIP重視的問題
以上各種Patient Information與Sign In要做的有些重複,其實就可歸納在Documents一個字。
格主在Blgo中已多次强調,把關項目不是只挑簡單好做的幾項,讓醫策會高與就好;而格主每年擔任中區病安訪查委員,也必定要求至受訪醫院的開刀房確認Time out的方式及流程,雖然初期也曾被某些醫院的高階主管質疑,以往的委員都只是看看有書面資料就過關,為什麼遇到格主就這麼麻煩,還需要實際操練一次?原因無他,只希望多藉由一次委員的提醒,醫院少一次的疏失!
自2004年美國JC嚴格要求的Universal Protocol,雖然大家主要記得3項(身分辨識、手術部位標記及Time Out),但Documents也是單獨一大項,一樣重要;所以此次案情可比喻是一連串的烏龍,部分原因就如同沒拿到登機證,就連續違規偷渡或硬闖進飛機。
格主上網查過美國幾家醫院的移植手術SOP,告訴各位正確答案是:無論活體或屍體移植,手術就是手術,必需做Surgical Time Out,不應該有例外。
一般原則是,在很緊急的手術時,可以省略手術標記(Site Marking)的步驟(本來有特殊部位就可免做),但却不能省略Time Out,除非利大於弊。
一般原則是,在很緊急的手術時,可以省略手術標記(Site Marking)的步驟(本來有特殊部位就可免做),但却不能省略Time Out,除非利大於弊。
WHO(2009)對於提升手術安全有十大目標,主要是藉由手術安全稽核表(SSC)的導入。其中第九個目標,就是要手術團隊充分並有效的溝通,尤其是Critical Patient Information,像是HIV檢驗報告。
手術團隊每一刀最基本的把關即是Time Out,也因此提醒大家,請勿滿足於現況,還要繼續堅持陽春型嗎?除此,器官摘出( Organ Recovery)執刀者的最後一次確認機制(Final verification),也是絕對必需落實與加强的根本對策,請相關者大家一起來把關!
此次超難過的醫療疏失,還有很多必需檢討的地方,但這個教訓無疑是推動全國Time Out的催化劑,相對的我們必需感謝台大醫院坦承公開疏失,讓大家從錯誤中學習。
Please change font type to UTF-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