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放射 (24) 音樂 (23) 健康 (13) 居家 (8) 保健 (7) (6) 醫療糾紛 (6) 釀造 (6) 關於我 (5) 小蘇打 (4) 泡澡 (4) 社會 (4) 二胡 (3) 生態 (3) 葡萄酒 (3) 熱電 (2) 育兒 (2) (2) 電腦 (2) Mac (1) 古琴 (1) 東勢 (1) 樂譜 (1) 汽車 (1) 測試 (1) 游泳 (1)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黃達夫/醫師怠惰 造就病人逛醫院

聯合報名人堂
2/24

黃達夫/醫師怠惰 造就病人逛醫院

意見評論‧黃達夫
最近有同事轉來陳?仲醫師在TEDx Taipei的演說影片。陳醫師在影片中很生動地描述了台灣的醫療實況,包括今天在台灣許多地方已經沒有婦、外、兒、急診科醫師,台灣外科醫師的工時高居世界第一,護士照顧的病床數也是名列前茅。
其實,不只臨床科的醫護人才出走,連檢驗科的醫護、技術人員也在流失,因為多年來政府政策矛盾,一方面實施全民健保,另一方面又推動觀光醫療,結果醫美診所、健檢中心林立,不但臨床醫護轉行做醫美,放射診斷科醫師、技術師也出走做健檢,而加速了醫護人力的流失。
插管給付 比不上通水管
陳醫師談到廉價健保,舉急救插管為例,如此攸關生死的醫療處置的給付,居然比通水管的水電工費還不如。陳醫師還提到不少原廠藥品、醫療器材也因健保給付的不合理而退出台灣巿場,長此以往,病人將得不到適當的醫療。
陳醫師更沉痛地強調除了廉價健保外,造成醫療崩壞的最重要原因是,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病人無理的濫訴與天價賠償。
我必須說台灣不良的健保制度,無疑是造成醫療崩壞的禍首!但是,要解決台灣的醫療問題,還有許多因果關係必須釐清,譬如,我們批評台灣病人愛逛醫院、愛拿藥、愛做檢查、浪費醫療資源。然而,病人這樣的就醫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不問診 就叫病患去檢查
數十年來,台灣的門診,動輒七、八十人至上百人,有多少醫師花時間向病人解釋;為什麼傷風、感冒不須要看醫師、吃藥。因為如此一來,醫師不但賺不到藥費,連門診費都沒得賺。醫師在門診時,不問診,不做身體檢查,直接叫病人去做血液、影像檢查,既省時,又可賺到比門診費更高的檢查費。
追根究柢,始作俑者固然是不合理的健保給付。但是,醫師不良的行醫行為才是導致病人愛逛醫院、愛拿藥、愛做檢查的主因。而且,不論在門診或急診,因病人量太大,醫師無法從容與病人應對,尤其是急診處有如菜巿場,環境吵雜混亂,不但輪椅要自己搶,還因醫護人力不足,病情可能延誤。
病醫雙方心情焦躁、情緒緊繃,很難避免衝突的發生。所以,急診暴力的發生,不是病人刁難、不講理,而是不良的就醫與執業環境所造成。因此,要避免急診暴力最有效的處方,是量力而為,訂定合理門診量,讓病醫之間有時間建立互信的關係,在門診把所有病人的問題都處理好,即可減少病人跑急診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醫院應堅守為病人謀取最大利益的核心價值,把病人安全擺第一,醫療糾紛自然會減少。
醫療過失保險 盡早規劃
至於高額賠償是否不合理,則須站在他方立場思考。當一位青少年或一位年輕的母親,因為醫療疏失而變成植物人,其父母或先生須放下工作,投入半生歲月來照顧家人時,將心比心,我們怎能說三、四千萬的補償是太多呢?
個人認為問題不在高額賠償,而是我們為什麼到今天還沒有建立醫療過失保險制度,在不幸事件發生時,讓病醫雙方都能免於破產的恐懼。這其實反應長期以來醫界的傲慢,認為所有不良的後果都是醫療的不確定性所造成。而不願面對醫師是人,醫師會犯錯的事實,並以最謙虛的態度,為那可能發生的萬一做妥善的規劃。
事實上,生命無價,再多的賠償都無法補償失去的親人,台灣醫界有責任為了病醫雙方的利益,帶頭建立醫療過失保險制度。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